|
細節(jié)里見光芒—— 一位基層檢察官的司法溫度 6月的閩南,悶熱難耐。華安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部辦公室里,檢察官李曉佩正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案件數(shù)據,手邊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近三年的案件分析。這位剛剛榮獲“全國檢察機關辦案質效分析研判能手型人才”稱號的檢察官,在欣喜之余,更加專注于業(yè)務鉆研。 從華東政法大學畢業(yè)后,她在家鄉(xiāng)的檢察崗位上已耕耘十二載。從初出茅廬的學子成長為業(yè)務骨干,李曉佩始終秉持著對公平正義的執(zhí)著追求。多年的辦案經驗,讓她能夠敏銳洞察案件辦理中的每一個梗阻點,也使她在案件管理工作上更加游刃有余。 她常說:“案件卷宗里承載著百姓的喜怒哀樂,檢察官辦理的不只是案件,更是他人的人生。”正因如此,無論身處哪個崗位,她始終堅持以法律之溫度守護群眾利益,讓正義的陽光穿透云層,溫暖群眾心田。 捕捉細節(jié) 同事們這樣評價她:“未見其人,循光而至。”在無數(shù)個深夜里孜孜不倦翻閱案卷的李曉佩,正是這樣一位執(zhí)著的“追光者”。從故意傷害、盜竊、詐騙等侵財侵權案件,到挪用公款、貪污受賄等職務犯罪,再到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等涉黑涉惡案件,她埋首于堆積如山的案卷中,輾轉于各類刑事案件的辦理過程里。這些豐富的辦案經歷,最終都化作她創(chuàng)新案件管理工作的源頭活水。 當時在公訴科工作期間,她曾辦理過一起棘手的郭某某網絡開設賭場案。由于當?shù)仉娮幼C據取證技術尚不完善,該案主要依靠嫌疑人口供支撐,證據鏈條十分薄弱。 “突破口不會自己送上門來。”李曉佩毫不氣餒,帶領同事一頭扎進數(shù)據的汪洋大海。他們逐張比對圖片,逐條甄別信息,逐幀分析視頻……通過自行補充偵查、精準引導偵查方向,最終在數(shù)據迷宮中挖掘出關鍵定罪證據,成功補強證據鏈條,一舉突破案件僵局。 “她總能在混沌中鑿開一束光。”同事們的評價,道出了李曉佩對法律的深刻理解與對細節(jié)的敏銳洞察。 在郭某某案及諸多類似案件中,正是憑借對證據鏈條近乎苛刻的嚴謹態(tài)度和對細節(jié)的敏銳把握,李曉佩一次次驅散迷霧、破解困局。對此,她有著獨到見解:“個案突破需要智慧,但類案質效提升必須依靠綜合分析與制度建設。” 她如同一位執(zhí)燈者,始終踐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理念。不僅為個案中迷茫、困頓的當事人照亮公正之路,更通過完善案件管理體系,為司法公正鋪設制度基石,夯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工作基礎。 蓓蕾向陽 而這盞燈的光芒,尤其渴望照亮那些容易被陰影遮蔽的角落。扎根華安山區(qū),李曉佩更多了一份柔軟的牽掛——那些需要特別呵護的婦女和兒童。 起初,是華安山區(qū)留守兒童的目光牽動著李曉佩的心弦。她深諳,未成年保護重在懲防并舉,她也逐漸明白,需要將這種感性關懷轉為理性舉措。為此,她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形象生動的“三防”普法沙畫視頻,化抽象條文為光影律動。獨創(chuàng)的“北溪護未營”,以“檢察官教老師、老師傳學生”的接力模式,將法治種子播撒校園每個角落,守護蓓蕾向陽而生。 在她的努力下,法律觸達童心。而她的關愛,不僅滋養(yǎng)幼芽,也惠及困境女性。 “我那時候還是檢察官助理。”李曉佩回憶起當時協(xié)助檢察官辦理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件。“辦案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在山區(qū)還有許多文化程度不高、自我維權意識不強的婦女,在遭受丈夫家暴或面臨侵害時,常常哭訴無門,無法及時、有效得到幫助。” 李曉佩深知保護需直抵人心,未成年人需要保護,但婦女維權亦需要得到支持。 “曉之以法,佩以法律之蘭香,方能宜室宜家。”自此,她推動成立“曉之以法·佩蘭宜家”李曉佩工作室,將關懷延伸至角落里的女性。她傾力搭建的婦女維權驛站,成為受困婦女的避風港,為她們提供情感疏導、司法救助、就業(yè)幫扶三位一體的援助,助力她們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勇氣。同時,她還推動成立“她力量檢守護”一站式幫扶團隊,用腳步丈量著山村的每個角落,將溫暖送達需要幫助的婦女兒童心里。 管理求精 “個體的困境需要悉心化解,而要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大地,守護更多‘他人的人生’,則需要構建更加堅實高效的制度支撐。”在追求司法質效的道路上,李曉佩始終保持著這樣的思考。 2024年10月,她履新第三檢察部主任,直面案件管理、控告申訴、刑事執(zhí)行等多重挑戰(zhàn)。但她卻迎難而上,展現(xiàn)出卓越的管理智慧與擔當。 當時,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了“一取消三不再”一體抓實“三個管理”工作部署。華安縣檢察院黨組聞令而動,從基層“小院”實際出發(fā),指派李曉佩負責起草《華安縣人民檢察院關于一體抓實“三個管理”促推高質效辦案的工作指引》。 身負重任,李曉佩將多年的辦案沉淀轉化為管理智慧,朝著實現(xiàn)“能用、實用、管用、好用”檢察管理促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目標前進。 “紙上得來終覺淺。”為打造實用高效的辦案方法,李曉佩系統(tǒng)研讀了從最高檢到漳州市檢察院的大量規(guī)范性文件,結合十余年辦案經驗與基層實際,針對案件受理梗阻、流程監(jiān)控疏漏、評查覆蓋局限等問題,探索出了一套務實管用的解決方案—— 梳理案件受理、案卡核查等方面突出問題、管理難題,形成“清單式”對照檢查、整改模式,規(guī)范業(yè)務管理。設立輕罪輪案組,破解能力不均衡;規(guī)范案卷文書“當日流轉、歸口接收”,形成內部規(guī)范;明確特殊案件受案準則,堵住案件入口疏漏;強調直訴案件提醒督促、訴判不一案件全面審查,多措并舉,抓實案件管理…… 這份凝結智慧與實踐的指引,巧妙融合“引用、細化、創(chuàng)新”三要素,織就一張精密高效的管理之網。為基層小院如何實現(xiàn)高質效辦案,貢獻了一份可復制、可推廣的“華安樣本”。華安縣檢察院立足基層實際,創(chuàng)新制定“三個管理”工作指引,其經驗做法先后獲得省、市兩級檢察院專題轉發(fā)推廣。 十二載春秋,榮譽見證成長:李曉佩先后榮獲漳州市檢察機關刑事法律團隊論辯賽優(yōu)秀論辯獎、漳州市案件管理業(yè)務標兵、福建省案件管理業(yè)務能手、全國檢察機關辦案質效分析研判“能手型人才”等稱號;其撰寫的理論文章也在多個專業(yè)平臺發(fā)表,展現(xiàn)專業(yè)智慧。 “這些榮譽既是肯定,更是繼續(xù)前行的動力。”李曉佩以專業(yè)素養(yǎng)、司法溫度和責任擔當,將法治的芬芳浸潤到每一個案件中,默默守護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