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城中村”到“城中景” ——福清宏路街道大埔村黨建引領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網紅魚鱗壩、“福號”游船、“喊泉”解壓、趣味水槍……眼下正值暑期,位于福清市宏路街道大埔村的無患溪濱水生態公園,吸引眾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觀賞、嬉水,成為福州一處熱門打卡地。 誰能想到,兩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灘地,雜草叢生,是當地村民避之不及的地方。村民們回想往昔,仍不禁感嘆。如今,在宏路街道大埔村,這里不僅有濱水公園,更有古厝、傳統街區等歷史遺跡,以及古厝民宿、茶飲咖啡等新興業態即將蓬勃發展。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村落,如今正煥發出多元時尚的活力。 大埔村回族人口占比高達45%,是個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村。近年來,大埔村黨總支將地理文脈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以“三融”概念,即文化“融”魂、治理“融”新、生態“融”綠作為紅色引擎,在民族融合、鄉村治理、生態建設的畫卷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振興篇章。 走進擁有300余年歷史的丁氏祠堂改建而成的 “回族文化展廳”,六大板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呈現著回漢群眾在這片土地上交融共生的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活化歷史建筑,讓文化傳承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據大埔村黨總支書記丁實霖介紹,村里構建“1+3+N” 組織架構,73名黨員中回族黨員占比達42%,回漢黨員圍坐一堂共商村務,早已成為村里的日常風景。 而面對城中村治理難題,大埔村黨總支創新采用“黨建引領大物業”機制。黨員先鋒隊將童趣小巷打造成藝術長廊,把閑置地塊變為 “黨員微菜園”,數字化治理平臺讓 “數據跑路” 代替群眾跑腿。在城中村改造攻堅戰中,“黨員攻堅專班”25天完成2萬余平方米征遷,目前一、二期項目分別投入820萬元并穩步推進,讓治理創新轉化為發展效能。 “這條河的蛻變,是黨員群眾齊心協力的成果。”站在無患溪畔,看著昔日黑臭河已變身生態長廊,丁實霖感慨道。作為“無患溪黨員攻堅隊”的隊長,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丁實霖帶領隊員們挨家挨戶做工作,推動河道截污、清淤、補水等工作有序開展。 此外,村里依托生態資源,在濱水集市推行“黨組織 + 合作社 + 商戶”運營模式,設立“黨員暖心驛站”服務戶外勞動者。每到傍晚,百年樟樹下的“林下雅集”熱鬧非凡,黨員群眾圍坐在一起,既商議村務要事,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繪就一幅黨建引領生態惠民的美好畫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