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拿起刮刀刮果皮時,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把長約20公分,寬約2公分,最厚處不到0.3公分的銀白色裁紙刀。 印象中,刀是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它一頭是一道美麗的弧線,比較薄,發出明晃晃的金屬光澤,一看便知鋒利無比。“那把刀很利,要慢點,要小心。”隱約中,似乎聽到外公親切溫和且充滿關愛的聲音穿越時空而來。 和家人聊起這把刀,才知道這是外公特意讓鐵匠打制的,是一個陪伴著數代人的老物件,目前還在外公的老宅里。似乎身材變瘦小了,但還能削果皮、切西瓜。算算年齡,應該也近百歲了,可謂是寶刀未老。 老物件總是帶著太多的回憶和故事,關于這把裁紙刀,因為用過的人、經過的事,也已讓它成為一個經過歲月沉淀的寶藏,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我們一代代家人的記憶長河,水不干,情不忘。如果它有記憶,是否還會記得曾經和它握過手的人呢? 有一個場面在記憶中無數次上演著:在一張有靠背的黃綠色竹椅上,一把裁紙刀在外公手上流暢行走著,神情專注慈祥充滿愛,很快,飽滿香甜的水果便遞到我們手上,有蘋果,有黃花梨,咬一口,汁多味甜,幸福無比,外公有時會舔一口果皮內側的水分,我們笑了,他也笑了。 那個場景如快進的電影片段,一幀幀畫面滾動,畫面中間,有外公日益增多的皺紋和白發,還有我們在稚嫩和成熟間變換著的臉龐。相同的是,那一把閃著光的裁紙刀,和那一道道沒有斷開的“水果皮帶”。 外公削果皮的技術很好,他總是習慣從水果頂端肚臍處下刀,旋轉一圈后螺旋往下,從上到下都削得干干凈凈,而且幾乎每一個削完的果皮都能連貫成一條長長的帶子,近乎完美,讓我們佩服不已,總想學會,但當時總也學不會,因為那把刀太鋒利,外公不允許。 外公的廚藝很好,記得春節前,因為怕我們沒有東西吃,他總喜歡竭盡全力給孩子們準備很多平時不容易吃到的糕點,其中就有紅糖年糕、芋頭糕、沙琪瑪、馬蹄糕。無論是一籠籠大大圓圓的花生紅糖年糕、芋頭糕,還是一塊塊大大方方的沙琪瑪、馬蹄糕,在外公和那把裁紙刀的共舞下,總能被切割得整整齊齊,成為一塊塊慰藉我們味蕾的美食,讓我們找到那個年代最單純、最真實的快樂和幸福。 紅糖年糕的保質期相對較長,外婆喜歡把放涼后的紅糖年糕移到大大的簸箕里,放到老宅的閣樓上,為取用方便,總會把裁紙刀留在旁邊。孩子們就喜歡時不時通過樓梯跑上閣樓,“偷偷”用裁紙刀切下一小塊年糕當零食,雖然涼的年糕有點硬,但是味道香甜有嚼勁,如今想起依然垂涎三尺。外公每每看到拿著年糕的我們,總免不了提醒一句“那把刀很利,要慢點,要小心”。 記得有一年,勤勞的外公外婆在山上種了一片西瓜,因為細心呵護,當年的西瓜又大又甜,橢圓形的外表被翠綠色的西瓜皮覆蓋著,光滑透亮的模樣惹人憐愛,幾乎每個都有十來斤重,如一個個巨大的翡翠,一個大水桶也僅能裝的下一個西瓜。 對于來買西瓜的鄉親們,外公都熱情接待,每斤西瓜僅售一毛錢,成本價都不夠,外公說,鄉親們也都不容易。為了確保買走的西瓜質量,善良實誠的外公總是在對方拍打聽聲選瓜后,用那把刀在西瓜的肚子處割一個有點深的小三角錐型口,拔出后讓其試吃一下帶出的果肉,覺得好再買走,不好的話可以再換,裁紙刀已然成了把握西瓜好壞的一把戒尺,而且盡職盡責。 如此做“生意”,自然賺不了錢,可外公外婆并不抱怨,只是便宜了我們這些孩子,房間堆放著的一個個大西瓜成了炎炎夏日中絕佳的消暑水果。鋒利的裁紙刀下,有時西瓜是被對半切開,一聲脆亮的“啪啪”聲中,大西瓜瞬間變身為兩個存放著絕佳冰涼飲品的大缸,我們總喜歡用勺子直接一口口舀著吃,甚是滿足和歡喜;有時西瓜被切成一片片扇形,水分充足、顏色鮮紅、甜度適中的西瓜在手,入口,便覺涼意升起,如火的驕陽仿佛也漸失了它的功力,夏天似乎也有了別樣的清爽。 后來,外公外婆老了,病了,那把裁紙刀就成了我們為他們削果皮的工具,雖然我們仍然沒有學會外公果皮不斷的絕技,但是那份帶著愛的專注沒有消失,在裁紙刀下傳遞的那份親情沒有斷。 如今,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中,那把裁紙刀變薄、變小了,但它依然算的上我們的“傳家寶”,因為它的身上蘊含著包括外公外婆在內的一代代家人握過的印記,以及那份帶著愛的溫度,經過歲月長河洗禮,愈發錚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