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服刑人員到音樂主播 ——寧德監獄“音愈工作室”奏響新生旋律 “大家好,我是小駱,今天帶大家學習《海闊天空》的和弦指法……”夜色漸濃時,某社交媒體直播間里,一名指尖在吉他弦上撥動的年輕人神情專注,身后的簡易背景燈映著“吉他教學”的字樣。 這名在直播間撥動琴弦、收獲數千粉絲喝彩的音樂主播駱某,曾是寧德監獄“音愈工作室”里低頭擦拭吉他的服刑人員。12年前,他因犯搶劫罪被判入獄,漫長的刑期一度讓他陷入焦慮的泥沼。而六弦琴震顫間迸發的旋律,如一把帶來希望的冰鎬,在駱某命運的巖壁上鑿開透光的裂隙。 2019年,剛進入一監區一分監區的駱某面對漫長刑期,整日沉默寡言,甚至對減刑改造失去信心。“他總坐在角落,眼神里滿是茫然。”時任一分監區長的范永城回憶。當時,一監區正試點探索“藝術矯治”模式,范永城試著將一把舊吉他遞給駱某:“試試吧,音樂能讓心靜下來。”起初,琴弦勒進指腹的刺痛讓駱某頻頻皺眉,但當第一個不成調的音符響起時,駱某忽然發現,琴弦的震顫能驅散他內心的迷茫。從C大調到G和弦,從《送別》到《世界第一等》,一回到監舍他就刻苦練習,繭子磨破了又長,琴譜翻得卷了邊。 2023年,寧德監獄“音愈工作室”正式成立。憑借扎實的吉他功底,駱某成為首批工作室樂隊成員,并兼任吉他教師。在工作室的舞臺上,他第一次抱著吉他面對數百名服刑人員彈唱《海闊天空》,當唱到“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時,臺下的掌聲讓他紅了眼眶,這是他入獄以來第一次感受到被認可。 當工作室面向全監招收吉他學員時,駱某主動擔任“音樂教員”,將所學音樂知識教授新“學員”——他用節拍器校準節奏,拿簡譜本抄錄和弦指法。“老張總說自己手指笨,我就教他從《送別》開始練分解和弦。”他記得,同改老張第一次完整彈出旋律時眼里閃動的光亮。在音樂的浸潤下,駱某的改造表現日益突出,先后4次獲得減刑機會。 2024年,恰逢一監區試點創辦“志存山海”創業培訓班,臨近刑釋的駱某毫不猶豫地報名。課程內容深入淺出,由民警和服刑人員“講師團”共同向服刑人員開展系統教學,為他們鋪就回歸社會的創業基石。針對駱某的技能和性格特點,民警依托AI工具精準分析,為其定制“一人一策”創業幫扶方案,建議刑釋后可投身直播帶貨領域。從此,駱某更加忙碌了,一有時間他就如饑似渴地在分監區圖書角學習知識。 2024年歲末,駱某懷著音樂夢和創業夢走出高墻,以直播教學帶貨的方式開啟新生篇章。“一開始很辛苦,直播間人數寥寥無幾,人氣需要慢慢積攢,短期內比較難變現。”駱某回憶道,其白天在工廠打零工,晚上準時開啟直播。鏡頭前,他會細致講解吉他選購技巧,分享樂理知識,彈唱家鄉民謠……漸漸地,駱某的直播間成了小有名氣的“音樂角”,有人從他的故事里看到了改變的可能,有人跟著他學會彈唱第一首歌。 從監內的音樂課堂到獄外的直播舞臺,駱某的故事正是寧德監獄“音愈工作室”以文化人、以藝塑魂的生動縮影。據統計,“音愈工作室”成立3年以來累計開展音樂教學180多課時,數百名服刑人員通過樂器學習重塑自信,改造表現顯著轉好,刑釋人員再犯罪率顯著下降。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