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小凱,2022年打架,被你引導的小孩。”7月4日晚,莆田市公安局秀嶼分局民警楊成武的微信,彈出了一條好友申請。 看著好友申請,楊成武的思緒回到了三年前…… 2022年3月,笏石派出所接到報警:3名學生因口角糾紛引發肢體沖突。接警后,值班民警楊成武立即趕往現場。 經了解,小凱(化名)與兩名同學因玩笑引發口角,繼而升級為肢體沖突,雙方均受到輕微的皮外傷。 面對楊成武的調解,小凱起初十分抵觸,稚氣未脫的他堅持認為自己無過錯。楊成武見狀,立即化身“知心大哥哥”,引導小凱慢慢敞開心扉,把心里的委屈和困難全都說出來。 小凱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對方道歉,并想要賠償對方的醫療費,可掏空口袋仍不夠200元。楊成武立即拿出自己的錢幫他墊付,這個舉動讓小凱感動不已。 楊成武明白,小凱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為了讓他重拾學習的信心,楊成武列舉了讀書與不讀書的典型事例,并根據小凱的學習情況、才藝特長,作了學習規劃。 這一聊,就是4個多小時。 “派出所那晚的燈,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漆黑的夜里它默默地亮著,就像‘楊老師’熬紅的眼睛里,那抹真誠的光芒。”那一晚的場景,深深地烙在小凱的心里。 回到學校后,備受鼓舞的小凱開始刻苦學習。 三年來,他從別人口中的“熊孩子”,變成了保家衛國的“兵哥哥”;三年來,他從中專考上大專,又在部隊考上本科,真的實現了他對楊成武的承諾——好好學習! 7月4日晚,小凱輸入了那個三年來不曾忘記的電話號碼,發出了好友驗證。他聲聲地叫著“楊老師”,發出了情真意切的感謝信,并想要返還當時楊成武幫忙墊付的錢。 楊成武起初并不記得小凱是誰,正如他所言:“教育的孩子實在太多了。” 收到感謝信后,楊成武盯著手機看了很久,驚喜、欣慰、幸福,百感交集...... 楊成武驚喜的是,自己的一個平凡舉動,竟然真的影響了小凱的一生。 當即,楊成武發了一條朋友圈:“綿綿用力,久久用功,這一刻幸福便有了具象化。” “派出所那晚的燈,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漆黑的夜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