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州市公安局后洲派出所民警鍥而不舍,“三顧茅廬”上門勸阻正在經歷電信網絡詐騙的楊女士,最終成功將其從騙局中“喚醒”。 7月1日晚,后洲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下發指令,轄區居民楊女士可能正在經歷電信網絡詐騙。接到指令后,民警立即前往楊女士家中開展預警勸阻。 “請相信我們,讓我看一眼你手機里的APP,看一眼我就知道是不是騙子。”民警言辭懇切,耐心勸導,結果被楊女士以個人隱私為由拒絕。當被問起近期是否在網上認識陌生人、是否參與網絡投資時,楊女士矢口否認,堅稱自己沒有被騙。 考慮到楊女士十分抵觸,不愿配合民警的核查工作,為保障其資金安全,民警只好先對她的賬戶采取保護性止付措施。7月2日下午,民警再次來到楊女士家中,向她剖析當前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提醒她不要上當。 “騙子一開始都是套近乎,提供情緒價值,最后落腳點都會到聊到錢上。”在民警的循循勸導下,楊女士態度稍微有所緩和,表示理解民警的工作,但稱自己的行為由自己負責。 見楊女士仍不愿配合,執著的民警于當日傍晚第三次來到她的家中。 “我們只想確認你沒有被騙的風險?!痹诿窬嗫谄判牡貏裾f下,楊女士終于同意將手機交給民警查看,結果民警在楊女士的手機上發現了一款不明聊天軟件,聊天信息中包含有不明鏈接以及“投資”“收益”等敏感字眼。民警當即聯合楊女士家屬開展新一輪勸阻。在民警大量案例舉證和家屬合力勸說下,楊女士最終幡然醒悟,說出了實情。 今年5月,楊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結識一名男子。起初該男子對她噓寒問暖,后來感情逐漸熱絡,男子稱“因自己工作特殊,不能在普通社交平臺上聊天”,并向楊女士發送一款聊天軟件鏈接。楊女士下載安裝該聊天軟件后,繼續與男子保持聯系,后該男子提出自己工作忙,讓楊女士幫忙代管打理“U幣投資賬戶”。楊女士發現,該投資平臺賬戶顯示的收益十分豐厚,便向男子咨詢起投資事宜,男子順勢誘導楊女士在該投資平臺上注冊賬戶投資理財。截至民警預警時,楊女士已陸續向該平臺上投入8萬多元。 目前,楊女士已將相關證據提交給警方,案件正在偵辦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