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您的公正判決,不然我兒子得背債,他才上大學,要是背債了對他有太多不好的影響。”近日,鐘女士聲音微顫,一邊說著感謝,一邊將一面紅底金字的錦旗鄭重地交到邵武法院葉鑒熳法官手中。這面錦旗背后,是一段險些改寫一位大學生人生的曲折風波。 2024年3月,剛滿18周歲的小天(化名)接到父親大強(化名)的電話,說要為他購置房產,需要他親自去簽字。懷著對父親的信任,小天依言前往指定地點。然而等待他的并非購房合同,而是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簽右下角,寫上名字和身份證號就行。”大強語氣如常。雖感一絲異樣,小天還是照做了,簽完字便離開了。此后,買房一事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半個月后,小天在微信上將這件蹊蹺事告訴了母親鐘女士。聽到兒子是在“沒有任何內容”的白紙上簽的名,鐘女士瞬間警覺,立即致電前夫大強追問。大強起初閃爍其詞,最終才承認簽名是為買房所用。鐘女士緊追不舍:“你不會是拿著簽名去貸款或者擔保吧?”大強的矢口否認暫時安撫了母子倆的擔憂。 但這份平靜在2025年1月被徹底打破。一紙冰冷的法院傳票送達小天手中,隨附的借條赫然顯示:2024年3月18日,大強以資金周轉為由借款10萬元,小天竟以擔保人身份簽名。那刺眼的簽名,正是數月前他在空白紙上留下的筆跡。 “擔保人,10萬元?”小天如遭雷擊,難以置信。他立刻聯系母親,這對母子不得不直面這場從天而降的訴訟。庭審當天,父親大強缺席,小天在母親陪伴下出庭應戰。 法庭上,原告提交了借條及轉賬記錄,堅稱借款真實存在。小天方則奮力抗辯:小天對擔保一事毫不知情,從未與原告接觸,借條內容純屬事后套寫偽造。他們亮出關鍵證據——母子倆關于空白簽名的微信對話,以及鐘女士質問大強時的通話錄音。 葉鑒熳目光如炬,抽絲剝繭:原告未能證明小天有擔保意愿;母子證據鏈清晰表明,簽名初衷僅為“購房”,與擔保無關;借條上“擔保人”字樣非小天筆跡,其簽名處亦無手印——這與小天的辯詞前后呼應。 最終法槌落下:大強需全額償還10萬元本金及高額利息;小天作為“擔保人”的責任被依法免除。這一刻,年輕的學子與母親在法庭上喜極而泣,壓在心頭的巨石轟然落地。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