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南平,山風裹挾著草木清香,九曲溪的竹筏載著歡聲笑語,和平古鎮的青石板路印著游人足跡。作為“清新福建”的旅游名片,武夷山的碧水丹山、和平古鎮的千年肌理、梅口埠的詩意畫卷,正迎來暑期客流高峰。當游客沉醉于山水與古韻間時,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橙衣身影”正以“零距離”守護,為游客筑起一道看不見的安全防線。 武夷山的清晨,宋街的茶香混著草木味漫散開時,消防宣傳點的涼茶杯已碼得整整齊齊。杯身上“提、拔、握、壓”四個紅字格外醒目——這是武夷山市消防救援大隊的“涼茶送安全”妙招。“答對一道消防題,就能領一杯涼茶!”大學生消防志愿者的吆喝聲引來不少游客,有人捧著茶杯念口訣,有人湊到演示臺前看油盆滅火。火苗躥起的瞬間,志愿者手提滅火器對準根部,“噗”的一聲白煙漫過,火舌應聲熄滅,圍觀游客不禁鼓起掌來。 “剛在民宿看到消防檢查人員在捋電線,現在又學會了用滅火器,玩得踏實!”江西游客李女士舉著涼茶杯笑說。暑期民宿入住率激增,防火監督員王佳敏帶著隊伍鉆進巷弄深處,逐個檢查民宿的消防通道:“您看這雜物堆在樓梯口,萬一出事,游客跑都跑不快。”指導整改后,王佳敏一行又轉到天游峰下,組織商戶模擬木構建筑火災疏散,讓“小火會滅、大火會跑”的意識隨著游客的腳步漫向山間。 “千年古鎮的一磚一木,都禁不起火星兒燎。”邵武市消防宣傳員的聲音在和平古鎮的老槐樹下響起。這座滿是磚木結構的古鎮,屋檐連屋檐,巷道如蛛網,消防宣傳車剛停穩,就圍攏來眾多游客。“拔開卡扣,套住頭,呼吸就順暢了,記住要低姿跑。”消防宣傳員舉起逃生面罩邊說邊演示,還不忘遞出消防主題折扇,“天熱搖著涼快,上面的字也看看——‘入住先找安全出口’。” 穿藍布衫的古鎮商戶張阿姨看得認真,接過傳單念叨:“灶臺邊不能堆柴火,我記著了。”消防宣傳員笑著點頭,又打開車載屏幕播放警示片,畫面里的火災案例讓不少游客咋舌:“原來一個煙頭真能釀大禍。” 松溪縣梅口埠的樟樹下,消防宣傳攤成為最熱鬧的“打卡點”。展板上的景區火災案例圖前,游客看得凝神;“福吉合影”框旁,小朋友舉著滅火器模型拍照,嘴里還念著剛學會的消防安全口訣。最熱鬧的地方是木偶戲舞臺——穿紅肚兜的木偶“阿福”舉著水槍滅火,另一個木偶“阿吉”邊跑邊喊“消防通道不能停車”,逗得小朋友直拍手。 “我家娃看完就拽著我找酒店安全出口,這教育比我說十遍都管用。”游客高先生舉著消防文創筆袋說。有獎問答環節更掀起高潮。“景區不能用什么?”“打火機!”搶答聲此起彼伏,游客捧著獎品,把“防火經”一并裝進了口袋。 從延平溪源峽谷的安全提示牌,到建甌建州古城的逃生演練,再到政和白茶小鎮的滅火體驗,南平消防的“流動課堂”遍布景區角落。正如王佳敏所說:“游客來看風景,我們來護平安。”當夕陽為武夷山鍍上金邊,當古鎮燈籠點亮暮色,那些藏在涼茶里、折扇上、木偶戲中的安全叮囑,正陪著每一位游客在山水間收獲安心的夏天。 這道“零距離”守護的風景線,與碧水丹山、古街深巷相融,讓“綠色福地”的平安底色,愈發鮮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