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督有力度 執行有實效 ——三明三元法院創新設立全省首個執行監督組 審判與執行,是法院工作“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執行工作,一頭連著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一頭系著群眾權益的“落實線”,是矛盾最集中、群眾最關注的“風口浪尖”工作。如何進一步規范執行權運行,提升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滿意度? 近年來,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理念破題,創新設立全省首個執行監督組,對執行工作開展“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監督,探索出一條“監督有力度、引領有溫度、執行有實效”的特色路徑。 全流程監督 筑牢執行“防護網” 2021年下半年,因三元區、梅列區行政區劃調整,原三元法院、梅列法院隨之合并,執行工作一度面臨“整合陣痛”:隊伍思想松散、法律適用不統一、辦案風格天差地別,“合而不融、管而不嚴”成為亟待破解的困局。 以監督強根基,成為三元法院破解上述難題的“最優解”。為此,該院從執行局擇優選拔3名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干警,組建全省首個執行監督組,相比督察室、紀檢等專職監督人員更了解執行工作實際,對執行工作開展“事前預警、事中預防、事后吹哨”全流程主動監督,覆蓋執行干警八小時內外,實現“監督無死角、管理無盲區”。 “采取‘事前預警、事中預防、事后吹哨’的全流程主動監督,能讓干警時刻保持‘懸梁刺股’般的辦案質效,進而解決頑瘴痼疾,讓思想不滑坡、行動不越軌。”三元法院執行監督組成員兼廉政監督員陳桂雨說。 今年1月,執行監督組在案件討論會上了解到一起涉民生交通事故案件存在隱情:由于被執行人吳某通過離婚分割房產、惡意主張住房安置費用,試圖逃避對受害人重傷醫療費用的清償。 為保護受傷者的合法權益,執行監督組及時介入進行糾偏,要求執行干警窮盡執行措施,嚴格住房安置費用審核,堅決不讓被執行人“鉆空子”。最終,吳某請求預留住房安置費用的主張未得到支持,房屋拍賣款順利執行給申請執行人廖某。 個案糾偏之外,執行監督組更注重以機制化手段推動執行質效整體提升。定期向超期案件承辦人發出監督函,要求限期結案;針對案款到賬10日未發放的情況,向承辦人發送提醒函,督促及時將“紙上權益”兌現為群眾“手中實惠”。在信訪分析會上,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矛盾較為激烈的未及時解決強制措施、超標的查封、凍結等問題進行通報,要求承辦人在結案后必須及時解除被執行人強制措施。此外,每月抽取已結案件開展“交叉評查”,重點檢查終本案件程序合規性、財產處置規范性,并將問題總結成冊,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讓干警“照單操作”少出錯。 執行監督組運行以來,年均發出監督、預警函20余份,案款到賬、審限預警信息等2000余條,督促發放超期案款1億余元,執行質效指標持續向好,超長期未結執行案件實現動態清零,信訪投訴率較監督組設立前同比下降24.6%。 全方位帶領 鋪就干警“成長路” “我最近碰到的是針對加裝電梯井的行為履行案件,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人數都很多,被執行人拒不配合執行,雙方矛盾較大,該如何破解?”3月中旬的周二案件討論會上,年輕法官張慧閩眉頭緊鎖地拋出難題。 三元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執行監督組組長馬騫當場開出一劑“良方”:“針對這類案件,我們可以邀請社區、街道、人大代表一起實地走訪入戶,了解雙方的癥結所在,先禮后兵、對癥下藥,了解情況后,若是被執行人再不配合,可以發出《預處罰通知書》,告知被執行人拒不履行將面臨的處罰。” 不到一個月,張慧閩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被執行人被找到后主動履行義務,案件圓滿執結,她還收到了當事人贈送的錦旗。 這是執行監督組開展“青藍工程”的日常——老法官們傾囊相授,協助青年干警快速成長;青年干警們持之以恒,在實戰中錘煉本領: 針對疑難復雜案件,定期召開案件討論會、專業法官會議,對合議庭無法形成多數意見、承辦人把握不準的案件開展監督,提示案件法律風險,協助解決疑難問題;針對“被執行人玩失蹤”難題,督促建立法警派駐執行局機制,打造執行“110”響應機制——當事人發現被執行人線索后,承辦人第一時間在微信群發出查找下落申請,由法警外出查找、傳喚、拘傳、拘留被執行人;轉化廉政教育形式,將“大水漫灌”轉為“精準滴灌”,對新入額法官、新入職干警開展專題廉政談話,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從工作紀律上提出要求,系好廉潔自律“第一粒扣子”…… 這種“監督+培養”的模式,讓青年干警快速成長為“多面手”。更令人欣喜的是,監督組的“治未病”效應也在顯現:干警從“怕監督”變為“盼監督”,從“談執色變”到“主動留局”,執行局從“留人難”變為“不愿走”,實現了干警由“厭倦執行”向“快樂執行”轉變。 全鏈條護航 傾力寫好“民生卷” 執行監督組的設立,本質是將監督職能與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以“監督之力”筑牢民生底線,以“帶領之效”凝聚治理合力,用“小切口”改革撬動司法為民“大文章”,為新時代法治建設注入鮮活的基層實踐力量。 在某建筑公司申請執行某行政機關拖欠工程款糾紛一案,執行監督組于2024年7月10日收到申請執行材料后,考慮到系歷史遺留的工程款拖欠問題,明白簡單的立案執行不利于雙方矛盾化解,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于是第一時間啟動預警程序,要求承辦人在征得申請執行人同意的前提下開展執前督促程序,向該行政機關發出《執前督促通知書》,告知進入強制執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 該單位高度重視,立即安排專人對接,并多次主動與申請執行人溝通、協調。不到兩個月,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全部履行完畢。通過“強制措施+柔性執行”雙管齊下,這起涉行政機關執行案件得以妥善化解,既助力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又最大限度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實現“雙贏”。 這樣的“民生溫度”,是監督組“全鏈條護航”的縮影。近年來,執行監督組推動執行局深化智慧執行建設,完善“網格+執行”社會治理模式,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破解執行難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溫度與力度。 數據最有說服力:三元法院年度平安綜治考核從2021年全市排名末位,2023年上升至全市第二,2024年全市第一;2025年截至目前收到群眾贈送感謝錦旗10余面。 既摸著石頭過河,也蹚出一條新路。下一步,三元法院將持續深化執行監督機制,規范執行行為,走穩廉政監督“最后一公里”。讓執行法官能夠少“踩雷”多“避坑”,引導年輕法官快速成長的同時,用溫暖之心回應群眾期待,為新時代法治建設注入更強勁動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