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助力“獅商”行穩 ——石獅法院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服裝城內貨車穿梭裝卸忙,電商直播間里訂單不斷刷新,科創車間里新設備調試正酣……如今的石獅大地,處處洋溢著市場主體蓬勃生長的活力。今年以來,石獅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2417戶,總量突破18.7萬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9家。這背后,離不開司法力量的保駕護航。 近年來,石獅法院聚焦民營企業司法需求,針對初創、轉型、困境企業等不同階段企業的差異化期待,完善全鏈條司法服務舉措,為“獅商”行穩致遠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優化成長環境 紓解初創之困 “剛創業時總擔心踩法律紅線,法院的指導讓我們心里有了底。”一位紡織初創企業負責人的感言,道出了眾多創業者的心聲。 初創企業猶如幼苗,亟需法治陽光雨露的滋養。針對初創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薄弱的痛點,石獅法院組建“法律指導團”,通過巡回審判、法官講堂、園區普法等方式,幫助企業明晰法律邊界、防范經營風險。 為減輕企業訴累,石獅法院以石獅市綜治中心為載體,橫向整合76項訴訟事務“一站受理”,縱向聯動12個駐點單位“全科服務”,提供“一件事一次辦”的訴訟便利。 糾紛解決速度直接影響企業發展節奏。石獅法院打造“法院+工商聯”協作助企新模式,建立民營經濟司法保護站,從行業協會、商會聘任29名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員、商事調解員。同時,聯動發改、工商聯等15家部門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邀請28個調解組織、136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共同高效化解涉企糾紛。今年以來,化解涉企糾紛569件,涉案標的額達1668萬元,讓企業輕裝上陣謀發展。 激活創新動能 護航轉型升級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而知識產權保護則是創新的“護身符”。石獅法院精準對接轉型企業對創新保護的迫切需求,用硬核舉措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加速度”。 石獅法院在工業園區設立品牌發展指導工作站和法護原創司法工作室,為原創設計企業提供商標注冊、版權登記、侵權起訴等法律指導。設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法治服務站和網絡電商巡回法庭,成立涉僑權益保護法官工作室,為全域電商賣家提供“調立審執一體化”快辦案服務,讓企業創新成果得到快速保護。 保護與打擊并舉才能筑牢創新屏障。該院構建“訴非聯動、民刑銜接、懲防一體”的知識產權審判機制,通過信用懲戒、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強化震懾效果。今年以來,已對侵權者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121.5萬元,形成有力震懾,倒逼市場主體依法依規經營。 暢通救治渠道 挽救危困企業 “多虧法院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讓我們拿到銀行貸款!”今年2月,某服裝貿易公司因一起買賣合同糾紛陷入被申請強制執行的困境。石獅法院執行團隊及時啟用信用修復激勵機制,積極促成雙方和解,并出具信用修復證明,助力企業重獲融資資格,再次煥發生機。 針對存續經營的涉訴企業,石獅法院構建“司法+征信”評估機制,協調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開通企業信用修復、證照變更等綠色通道,助力涉訴企業恢復商業信譽、提升市場競爭力。對暫時經營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被執行企業,采取“活封活扣”、審慎凍結賬戶等舉措,最大限度保障正常經營。今年以來,依法為242家被執行企業解除失信名單。 面對具有維持價值和再生希望的瀕危企業,該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積極拯救功能,助力危困企業脫困升級。2024年10月府院聯動機制運行以來,推動30家資不抵債的企業有序退市,助力1家破產重整企業重回市場,盤活資產3346萬元。 從初創期的風險預警到成長期的糾紛速解,再到困境期的信用修復、破產救治,石獅法院以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司法服務,持續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