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審“走出去” 解紛“聯起來” ——福州市兩級法院創新服務模式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的基石,更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根本保障。今年以來,依托“親清法企會商廳”平臺,福州市兩級法院持續推出一系列惠企暖企舉措,以務實高效的司法服務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沉浸式: 從庭審現場到“法治課堂” “現在開庭!”近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創新開展“企業糾紛企聯解 法院庭審進企聯”活動,將一場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的庭審現場“搬進”福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以下簡稱“福州市企聯”)。市人大代表、營商環境法治觀察員及企業代表現場旁聽。 法槌落下,庭審有序展開。案件源于兩家公司因合作協議解除后的退款爭議。A公司與B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約定向B公司供應充電樁系統,后雙方協議解除,但就退款等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 法庭嚴格遵循法定程序,引導兩家公司圍繞合同條款、證據效力、違約責任等核心焦點進行充分舉證、質證與辯論。庭審結束后,法官結合案例,就服務合同等常見類型在訂立、履行中的法律風險點,向在場企業代表進行精準提示。 “零距離觀摩庭審,讓我們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從文本走向現實,提升了我們企業依法經營的意識和防范風險的能力。”一位企業代表深有感觸地表示。 把庭審搬進企聯,是福州市兩級法院深化司法公開、延伸司法服務的具體實踐,也是踐行“商人糾紛商會解、企業糾紛企聯解”理念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以案釋法”與“多元化解”雙向賦能,為企業送上更精準的法治服務,讓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明規則、知邊界、強能力,達到“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示范性效果。 聯動式: 從法院裁判到“企紛企聯解” 該案庭審中,合議庭在啟動涉訴企業影響評估機制后,認為調解更有利于實質化解矛盾。庭審結束后,作為“商和榕城”調解聯盟成員單位的福州市企聯迅速響應,指派資深調解員介入。 “調解可以幫助你們更快地從糾紛中解脫出來,官司打下去,對推動企業發展和提升行業口碑都有影響……”調解員翁云疆充分發揮“娘家人、行內人”的信任優勢,一邊向A公司提示訴訟周期與執行風險,一邊向B公司闡述違約后果,強調商業信譽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經過專業、高效的溝通協調,雙方分歧顯著縮小,最終B公司承諾3天內支付退款。 僅用時兩天,該案件便調解結案,不僅為企業大幅節約了訴訟成本,更修復了商業關系,為潛在合作留出空間。這僅是福州市兩級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市企聯在內的多家商協會深度聯動、建立商事糾紛一體化解工作機制的生動縮影。 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庭審進企聯+商協會調解”雙輪驅動,進一步激活“商和榕城”調解聯盟的法治效能。調解聯盟成立8個月以來,累計委派案件200多件,調解成功率超60%,履約率超90%,案涉金額超1.2億元。同時,福州中院民二庭黨支部與市企聯等4家商協會支部委員會建立“商和榕城·紅盟解紛”黨建共建品牌,通過黨建引領,更好地凝聚法院、商協會等力量,整合各方資源,探索具有榕法特色的協同解紛新路徑,推動形成涉企案件“商人糾紛商會解,企業糾紛企聯解”共治新格局。 菜單式: 從需求收集到“定制服務” 福州民營經濟活力強勁,市場主體超150萬戶,9家企業榮登“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為全市乃至全省發展貢獻卓著。然而,部分民營企業在經營、投資、內部治理以及糾紛化解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間。 企有所呼,我必有應。2024年,福州市兩級法院啟動惠企安商行動,搭建親清法企會商廳,打造訴求響應、司法助企、法企聯動三大平臺。今年,該行動升級至2.0版本,秉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理念,以提升企業、企業家司法體驗感為核心,通過設立營商環境法治觀察點、增聘營商環境法治觀察員等,線上線下擴容前端納諫渠道,形成“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履職清單”轉化機制,精準匹配惠企暖企項目主題和形式,持續提升市場主體司法獲得感、滿意度。 遵循“一月一專場、一期一主題”形式,福州市兩級法院共同承辦“親清法企會商廳”主理項目,僅今年上半年已開展20多項惠企暖企項目,涵蓋典型案例發布、民營經濟促進法宣講、建工領域常見法律風險研討以及規范企業用工沙龍等,全鏈條幫助企業樹立法治觀念、培養法律思維,更精準、便捷地享受法治服務。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